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新闻  校园动态

校园动态

商学院着力打造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高地

发布时间: 2025-04-29 浏览次数: 412 发布部门: 商学院
撰稿:闫竞文 摄影:商学院记者团 初审:闫竞文 复审:王志刚 终审:李俊江

面向新技术背景下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和财务数智化转型的时代机遇,商学院财务管理系在专业负责人马宝珠教授、系主任闫光华老师的带领下,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及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锚定“新商科”改革方向,聚焦课程体系优化、数智能力培养、产教融合深化、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四大核心任务,致力于打造理论扎实、实务精通、技术见长、德才兼备的高质量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队伍。

通过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财务管理专业已初步构建起“价值创造—风险管控—财务战略”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框架,在强化基础教学的同时,积极探索AI、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路径,不断丰富新商科人才培养内涵。

一、厚植底蕴:夯实理论根基,构建复合型人才成长路径

财务管理专业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成果导向(OBE)教育理念,立足工商管理、经济学、财务管理三大主干学科,形成了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综合素质拓展为支撑的多维度人才培养体系。依托专业课程内容更新与课堂质量提升机制,专业团队不断推进教学内涵建设。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围绕“核心价值、风险管控、财务战略”三大主题,设置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中级财务管理》《成本与管理会计》《高级财务管理》《公司治理》《战略管理》《国际财务管理》《税法》《税务合规计划》《运营管理》《资产评估》《审计学》等核心课程;同时设置《Python编程》、《财务大数据实训》、《智能财务实训》、《财务风险预警分析》、《财务仿真综合实训》等面向“数智财务”的技术类课程。综合提升学生在报表编制、投融资决策、预算控制、财务分析等方面的实际能力。此外,财务管理专业强调职业伦理与道德素养,课程体系有机融合财经法规、商业伦理、可持续发展理念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意识,努力培养具备高尚品德、崇尚诚信、恪守规范的新时代财务管理人才。

在课堂质量提升方面,专业团队推进多轮磨课与评课机制,强化教师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法选择、思政元素融入、案例设计优化等方面的深度打磨。本专业多位专任教师在校内教学创新大赛、课堂竞赛中取得校级教学竞赛三等奖、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同时,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教学创新机制推动下,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稳步提升。2024年,本专业辅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税收风险管理案例大赛(广东赛区)”、“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商道杯”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多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产教融合成效显著。

专任教师指导学生参赛获奖

专任教师指导学生参赛获奖

二、数智赋能:聚焦财务科技融合,推动人才培养模式革新

在技术快速演进的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深入推进“AI+课程”建设,通过教学内容的结构重构与技术手段的创新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数字思维能力。

目前,专业已引入财务大数据分析、Python财务应用、智能财务系统实操等内容,积极构建“人机协同+项目驱动”的教学场景。依托用友、新道等行业头部平台资源,打造覆盖核算、分析、预算、共享等模块的财务综合实训室,实现从理论到实务的全过程训练。

教师团队与企业及平台技术人员合作,推进基于真实岗位场景的教学案例开发,探索将AI助教工具引入课堂管理,开展学情分析、作业自动批改与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等功能测试,提升教与学的效率与针对性。实现对学情的智能化、可视化管理,大大提升了教学的响应速度与精准服务能力。此外,财务管理专任教师积极参加省内外AI教学改革与数字赋能相关培训,如参与“AI赋能高校就业指导及学生求职技能师资培训班”“数智赋能教学改革:AI教学创新设计与深度应用培训营”等课程,持续提升新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能力,推动AI工具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

专任教师参加前沿论坛

专任教师参加前沿论坛

专任教师参训证书

三、产教协同:深度融合行业资源,推动育人模式实效转化

实践能力是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指标。为增强学生职业胜任力与岗位适应性,财务管理专业以校企协同为抓手,积极搭建“课内学理论—课外进企业—实习做项目—毕业有成果”的实践育人闭环。围绕“岗位能力导向”和“职业素养提升”双目标,财务管理专业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通过建立实习实训平台、企业调研机制和协同育人路径,提升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近年来,依托“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联动机制,专任教师持续开展企业调研、行业访谈、校企洽谈等工作,主动对接产业发展对财务人才的新要求,逐步构建起“课程共建—实践共育—资源共享”的协同育人机制。

教师团队陆续走访广东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广东焕发车业有限公司、深圳市博垣建设集团、深圳市金赢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等企业,围绕财务岗位胜任力模型、数智化财务管理技术应用、财务业务流程重构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企业提出了多项针对性建议,助力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训内容调整,为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现实依据。

同时,本专业已与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鸿米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会计、咨询类机构建立稳定合作关系,联合搭建“校外实习+就业推荐+项目参与”平台,形成“课内学习—课外实践—毕业转化”的闭环式成长通道。每年为学生提供不少于30个高质量岗位,涵盖财务核算、预算编制、成本控制、财务分析等多个实操核心领域。

专任教师与企业交流

专任教师与企业交流

四、师资强能:多维驱动,打造专业化、多元化、实践型教学团队

随着社会经济形态与技术范式的深刻变革,财务管理专业不断推动办学机制、教师发展、学生评价等多项改革措施落地,以实现育人质量的全方位跃升。

财务管理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实践能力突出的专任教师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达54.5%,超过半数为“双师型”教师,具备丰富的高校教学经验与行业实务背景。部分教师曾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访学交流,形成了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导向突出、视野开放多元的教学共同体。

近年来,教师团队积极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课题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和课堂案例。其中,多位教师在《深圳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等区域智库平台发表高质量研究论文,主持立项珠海市社科基金项目,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与行业升级,体现出教师“教、研、服”三位一体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资源方面,专业持续推进数字化建设,建成智慧课堂教学平台与云端课程资源库,涵盖课程PPT、视频录播、实训指导手册、案例资源等全流程教学资料,实现“课前可预习、课中可互动、课后可复盘”的教学闭环。

同时,商学院完善了“教学督导+教研活动+课堂观察”三位一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定期组织磨课、评课、公开课展示等环节,推动教学能力与课堂质量同步提升。依托智慧教学系统建设,课程教学资料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为教学过程可视化、数据化分析提供有力支持。

总体而言,财务管理是一门融合管理智慧与金融逻辑的专业,更是一项链接资源、创造价值、决策未来的事业。选择财务管理,既是对数字与理性的热爱,更是对未来职业路径的科学规划。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期待每一位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学子,共同开启通往数智财务世界的探索之旅!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