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新闻  学校要闻

学校要闻

珠海科技学院建校20周年大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 2024-05-20 浏览次数: 6632 发布部门: 党委宣传部
撰稿:党委宣传部 摄影:新媒体中心 初审:陈宇 复审:汤义和 终审:郑润真

2024年5月18日下午,珠海科技学院建校20周年大会在雅韵楼音乐厅顺利召开。

教育部原副部长、珠海科技学院顾问委员会主任周远清;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姜治莹;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蔡立东;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原校长、北京大学原校长、珠海科技学院理事会独立理事周其凤;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荣休校长、澳门特区科技委委员、珠海科技学院理事会理事许敖敖;吉林大学原党委书记、全国高教管理研究会原副会长、教育部巡视专员、珠海科技学院理事会理事陈德文;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珠海科技学院顾问委员会原顾问王义遒;珠海科技学院党委书记、理事长廖立国;珠海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理事会副理事长刘鸣;珠海科技学院理事会理事吴钦城;珠海科技学院举办方珠海市华政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俊成;珠海科技学院举办方珠海市华政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曾金水等历届和现任理事会领导;学校历届和现任党政领导;吉林大学相关部门领导、校友代表、师生代表参加大会。大会由珠海科技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副校长黄学寿主持。

领导嘉宾进场

珠海科技学院建校20周年大会现场

奏唱国歌

教育部原副部长、珠海科技学院顾问委员会主任周远清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姜治莹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

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原校长、北京大学原校长、珠海科技学院理事会独立理事周其凤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荣休校长、澳门特区科技委委员、珠海科技学院理事会理事许敖敖

吉林大学原党委书记、全国高教管理研究会原副会长、教育部巡视专员、珠海科技学院理事会理事陈德文

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珠海科技学院顾问委员会原顾问王义遒

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蔡立东

珠海科技学院党委书记、理事长廖立国

珠海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理事会副理事长刘鸣

“作为民办教育的标杆典范,珠海科技学院走出了一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报国之路,凝心聚力、奋勇争先的发展之路,锐意进取、携手前行的创新之路,汇聚了团结奋进、继往开来的磅礴力量,谱写了服务发展、造福社会的光辉篇章。”姜治莹代表吉林大学和张希校长对双方长期以来建立的深厚情谊、深度合作的显著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珠海科技学院近年来在国内多项民办高校排行榜中始终名列前茅、连续4年位列广东省第一名,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回首过往,双方的合作探索,始终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两所学校同气连枝、血脉相通,无论是吉珠、还是珠科,学校名字的更改、办学模式的变化,都无法撼动两校历久弥坚、无比真挚的深厚情谊,更无法抹去吉大赓续传承、永远留存的精神印记。”姜治莹指出,从区域方位看,两校南北呼应、身肩重任,一边勇担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使命,一边投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浪潮,合作空间十分广阔,合作前景更加可期。从发展趋势看,作为公办高校的超级航母和民办高校的旗帜先锋,两校以新的身份再携手、以新的形式再出发,深度合作、优势互补,必然会激发更多创新的思路、开辟更多全新的领域。

“两校虽然相距3200公里,但吉大珠海校区与珠海科技学院仅一墙之隔、唇齿相依。天然的地理优势,必然为两校带来更多的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姜治莹表示,两校将以本次大会为崭新起点,进一步健全合作机制,完善合作模式,创新合作方式,激活合作引擎,期待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领域有更多的合作交流,共同迈上新台阶,携手再创新辉煌。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姜治莹讲话

“今天,我最想表达的,就是出于内心的感恩。对所有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师生员工、校友、家长,我心存感恩,感恩万分。”珠海科技学院党委书记、理事长廖立国教授表示,得益于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得益于民办教育法律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才有了今天的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和珠海科技学院。学校在教育部和相关部委、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厅、市委市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吉林大学历任领导及各兄弟院校的支持与帮助下,在珠海市华政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董事会,学校理事会、党政领导班子和顾问委员会的无私大爱、情系教育和乐于奉献下,在全体师生员工二十年的接续奋斗下,学校办学规模、质量均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在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长河中谱写出辉煌的珠科篇章!

“今天,我最欣慰的,就是学校已铸就近14万赤子。他们在国家各行各业发光发热,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廖立国表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自建校以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本科生和186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涌现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等众多优秀校友;众多学子被国内外著名高校录取,2023届毕业生升学率超过10%;学生在各级体育比赛中捷报频传,在传统武术世锦赛,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田径锦标赛、啦啦操联赛、毽球锦标赛等高级别赛事中勇夺冠军;出版全国唯一一个由民办高校打造的红色主题大型音乐作品《你从那里走来》;鼓励引导一批毕业生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指导一大批青年学生积极助力“百千万工程”;他们都在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展现出担当奉献的吉珠人、珠科人风采。

“未来,学校更要根植于珠海经济特区,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更加积极服务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以高质量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廖立国表示,为了积极回报珠海市对学校的厚爱与支持,已累计向2000多名珠海籍学生实行学费减半等优惠政策,减免学费累计超过一亿元。近五年已累计向区域内480余家企业机构提供数万次的检测服务、技术咨询、人员培训和技术攻关。接下来,学校将更加紧密围绕地方经济产业发展,打造工业软件与集成电路、大健康与老年康养两大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全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尽早建成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层次。

珠海科技学院党委书记、理事长廖立国讲话

“同学们、老师们、校友们、朋友们,珠海科技学院风雨兼程20年,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曲折而又充满生机的发展之路。回顾过去,我们感到自豪和欣慰,面向未来,我们充满自信和期待。”刘鸣代表学校向参加庆典大会的各位领导、嘉宾、校友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全体师生员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刘鸣介绍了珠海科技学院的办学发展历程,并表示,所有办学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批又一批珠科人的艰苦奋斗和执着追求,得益于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和真诚帮助,离不开各个时期各级领导的热忱关怀与殷切期望。

刘鸣表示,今后学校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党对学校建设发展的全面领导,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坚持“稳定规模、改善结构、提高质量、增强特色”的办学思路,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创新性应用型民办大学”而不懈努力,为社会进步、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珠海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理事会副理事长刘鸣致辞

在建校20周年之际,学校授予271位同志建校20周年“突出贡献奖”“优秀校友”“服务标兵”荣誉称号,授予54位同志“15年忠诚敬业奖”,授予4位同志“终身成就”荣誉奖章,授予2位同志“终身教授”荣誉称号。严景阳副校长宣读表彰决定。

周远清、姜治莹、杨振斌为56位“建校20周年先进个人”突出贡献奖获奖者颁奖。周其凤为10位“建校20周年先进个人”服务标兵获奖者颁奖。许敖敖与陈德文为54位“15年忠诚敬业奖”获得者颁奖。廖立国为205位“建校20周年先进个人”优秀校友获奖代表颁奖。廖立国为4位“终身成就”奖章获得者颁授奖章。刘鸣为2位“终身教授”获得者授予荣誉称号奖章。

周远清为建校20周年先进个人“突出贡献奖”获奖者颁奖

姜治莹为建校20周年先进个人“突出贡献奖”获奖者颁奖

杨振斌为建校20周年先进个人“突出贡献奖”获奖者颁奖

周其凤为建校20周年先进个人“服务标兵”获奖者颁奖

许敖敖为“15年忠诚敬业奖”获得者颁奖

陈德文为“15年忠诚敬业奖”获得者颁奖

廖立国为建校20周年先进个人“优秀校友”获奖代表颁奖

廖立国为“终身成就”奖章获得者颁授奖章

刘鸣为“终身教授”获得者颁授荣誉奖章

副校长严景阳宣读表彰文件

珠海科技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副校长黄学寿主持大会

“历史的20年告诉我们,我们似乎应该记忆起学校在办学求索、播撒文化与文明、一路磕磕碰碰走来的路上,我们所追求的那些‘大志’。”教师代表、“终身教授”获得者、音乐舞蹈学院院长何平讲述了20年间从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看到的学校大志,以及校训“爱国、勤奋、和谐、创新”中对大志的解读。他表示,回望过去20年,学校不仅培养了众多的学子和人才,更重要的是,为国家提供了新的教育资源,大大弥补并促进了目前有限教育资源下所导致的高等教育不平衡现象的改变。“这是学校的一份责任和历史担当。”

教师代表、“终身教授”获得者、音乐舞蹈学院院长何平发言

 “20年很短,我们的母校正燃正青春;20年很长,矢志不渝育人初心不变,坚定不移为国培育英才不易。”校友代表、2009届毕业生、广东振远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振运表示,母校是一段段情感的记忆,是一幕幕熟悉的生活情景,更是母校的老师、校友以及生生不息的师弟师妹构筑而成的温情的人际网络。他希望在校学子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可以获得身心自由、知识自由、思想自由、能力自由,进而拥有勇敢爱、自由爱、实现所爱的能力。

校友代表、2009届毕业生、广东振远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振运发言

“因为有母校这座追梦的桥梁,才能让我们实现梦想。母校总想着如何让我们过得更好,她言传身教,希望每一位学子都能学好知识,担当时代责任,提升能力,走好未来的路。”在校生代表、第十七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来自智能制造与航空学院2020级学生吴晓昌表示,母校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学子精神和价值观形成的熔炉。在“爱国、勤奋、和谐、创新”校训的指引下,这里才俊辈出,输出了一批批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在校生代表、第十七届“十佳大学生”获得者、2020级学生吴晓昌发言

会上,参会人员一同观看了学校建校20周年回顾视频。不少师生校友为学校的创办和发展历程所动容,为学校的巨大发展变化倍感兴奋和自豪。

大会播放校庆回顾视频

教职工在场观看回顾视频

教职工在场观看回顾视频

返校校友在场观看回顾视频

2004年5月18日,有19名珠科学子出生,他们与珠科同岁,与珠科结缘,同时还有5名教职工与珠科同天生日。在场人员一同鼓掌,唱起生日歌,他们上台切下20周年校庆蛋糕,与珠科同贺生日。

师生代表共同切蛋糕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