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学校召开第四届师德先进教师座谈会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调研座谈会
发布时间: 2023-11-21
浏览次数: 3087次
发布部门: 党委宣传部
撰稿:林悦、刘心、陈宣彤
摄影:何浩楠
初审:陈宇
复审:王丽、汤义和
终审:谢嘉、郑润真
近期,学校第四届师德先进个人和师德标兵评选结果出炉,王立冬、张晓莉、胡文忠、李昱、王艺锦、李大琳、孟豆豆、汤文霞、张春福、韦兵、孙莉莉、刘庄、江赛标、龚玉清14位教师被确定为珠海科技学院第四届师德先进个人,其中,王立冬、张晓莉、胡文忠、李昱、王艺锦5位教师获得“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11月15日,学校在学术交流中心会议室召开“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第四届师德先进教师座谈会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调研座谈会。学校党委书记、理事长廖立国,副校长严景阳,校长助理、党委组织部部长、人事处处长谢嘉,党委宣传部部长、纪检监察室办公室主任郑润真,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教务处副处长王丽以及学校第四届师德标兵和先进个人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谢嘉主持。
座谈会上,师德先进教师立足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事业发展大局和自身教学经历畅所欲言,分享了自身教学、科研经历和育人心得,就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职业幸福感等方面建言献策,共同探讨卓越教育理念、实践经验以及师德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教师的本职工作是上好课,而超出本职工作范围的付出,都是拥有高尚师德的体现。”廖立国充分听取一线教师们的心声并一一进行了回应。
座谈会现场
党委书记、理事长廖立国讲话
做好思想品德教育,用爱心、耐心、平等心对待学生
教师们一致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中最为关键的一环。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教师王立冬说:“人才培养在不同时期有不同标准,对于《高等数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我会带领青年教师进行深入挖掘,增强课程的育人功能,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药学与食品科学学院教师胡文忠说:“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对职业发展有更明确的规划,因此教师只有足够热爱和了解学校,才能立足于学校长远发展,让学生了解到学校良好的发展态势,进而对自身未来发展拥有足够信心。”
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教师王立冬发言
药学与食品科学学院教师胡文忠发言
“学生在工作和生活方面有任何疑问,我一定第一时间回复他们的私信,除非我在上课或者开车。”体育科学学院教师张晓莉分享了自身和学生交流相处的经验,“教师这份职业是平凡而又伟大的,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任人生导师,和他们相处最重要的除了要公平、公正,还要保持用心、耐心、真心。”文学院教师王艺锦和外国语学院教师孟豆豆同样分享了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相处的感悟和体会。王艺锦说“每个学生对于我来说都是四年,因为我会迎来一批又一批学生,但我对于每位学生来说却可能是一生。”孟豆豆说:“我没有什么很突出的事迹,站在讲台上心无旁骛讲课,就是最简单的快乐。我深知除了上好课、也要育好人,所以这些年我用我的正能量,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体育科学学院教师张晓莉发言
文学院教师王艺锦发言
外国语学院教师孟豆豆发言
“教学应该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以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提高修养,积累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此方能称得上拥有高尚师德。”廖立国表示,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尝试用学生的思维和语言与学生交流沟通,在有效教育学生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他指出,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师德先进典型评选等系列活动,有助于增强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当一名教师具有良好师德风范,以爱心、耐心和平等心对待学生,才能使他们在自尊、自立、自强中成为品学兼优的学子,进而成为具有较高素养的社会公民,同样能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在因材施教中引导学生探求新知
在场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分享了对因材施教的深刻理解。“大学的学习不同于中学,必须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在开班会时,我就和同学们说‘我想了解到你们的现在的想法,再根据不同的想法来帮助你制定一个可行的方案’。”阿里云大数据应用学院教师李昱表示。“在来校工作前我曾在企业工作过,我把我的学生当作孩子一样去帮助,把我自己曾经的社会实践、科研经验传授给我的‘孩子们’,学生们都会亲切喊我‘汤姐姐’。”旅游学院教师汤文霞说。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师江赛标表示,“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产出为目标导向,结合学校一流创新性、应用型大学办学目标,我认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高质量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阿里云大数据应用学院教师李昱发言
旅游学院教师汤文霞发言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师江赛标发言
廖立国表示认可并指出,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能力和水平、学习习惯和方法等方面也一定存在差异,而课程内容本身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和现象,在教学中要置身于教学程序对其进行充分挖掘,以个体差异为依据有针对性开展教学,帮助他们得到最适宜的个性发展,从而激发起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学生在课上主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课后还主动与教师就课堂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他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满足不同需求,不断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在加深知识理解的同时主动参与到探求新知的活动中去。
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在言传身教中营造优良教风学风
“想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就首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刻感悟到,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场教师们纷纷分享了对“言传身教”的理解。公共管理学院教师韦兵回忆道,“我2012年来校工作,这些年最大的感受有三点,一是师风正、二是学风好、三是师生情谊浓。”
公共管理学院教师韦兵发言
“没有心怀高尚情怀的老师,就不能教出心怀高尚情怀的学生,也就无法形成优良的教风、学风。”廖立国指出,教师的思维品质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具有高度的影响,因此必须要重视自身师德修养,尤其要在持续地学习中不断完善提升自我,让学生在教师良好师德的作用下形成正确的思维和道德品质。“有优良的学风、教风引领,自然也就形成了学校的优良校风。”
“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与学生交流,不论是工作还是日常生活,都要以一言一行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感染学生。”廖立国希望各位教师在学生身上倾注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在教育实践中持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源头活水
座谈会上,教师们还分享了对如何更好传道授业解惑的深刻见解。计算机学院教师李大琳说:“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应该有独立思考、知识综合运用、人生管理规划等能力,因此这些年我也在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教师张春福说:“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只有带头积极参加院赛、校赛、省赛等各级各类比赛和实践活动,才能进一步带动学生参加比赛和活动。”物流管理与工程学院教师孙莉莉说:“老师同样要学着与时俱进,不能‘吃老本’,要做让学生信任、佩服的好教师。”计算机学院教师龚玉清说:“教学的关键在教师,学校提供的各类平台十分有利于教学相长。我认为教学工作只有落到学生身上,教学才能在学校得到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庄说:“来到珠科工作后,我和学院的教师共同开展教研工作,只要大家同心同德,便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收获感。”
计算机学院教师李大琳发言
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教师张春福发言
物流管理与工程学院教师孙莉莉发言
计算机学院教师龚玉清发言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庄发言
“作为一名教师,仅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称职的教师。”廖立国指出,当前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多元化社会,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拓宽知识领域、完善知识体系,不断反思成长、完善自我,才能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活水”。“即使是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课堂,都要有对应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将其发展传承下去。”他希望相关单位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一线教师不断创新思路和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关注到专业和学校未来发展潜力,让更多学生受益,尤其要注重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的梯队建设,探索青年教师培养新途径。
座谈会现场
严景阳表示,学校会认真采纳教师们对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等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继续探索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
副校长严景阳讲话
校长助理、党委组织部部长、人事处处长谢嘉主持座谈会
“在交流过程中,我感受到大家都是‘有情、有义、有爱、有智、有慧、有行、有思’的,是热心无私、甘于奉献、敢于担当的好老师,你们是当之无愧的师德榜样。”廖立国赞扬道。他表示,希望大家以本次座谈会为契机,继续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对职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怀发扬光大。学校也将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如既往为广大教职工创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教师们纷纷表示,将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科研水平,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