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三灶民歌原生态演唱与研讨会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 2023-06-17
浏览次数: 5216次
发布部门: 音乐舞蹈学院
撰稿:刘晶晶
摄影:刘源恒
初审:吴烨
复审:吴华山
终审:何平
2023年6月15日,我校在音乐舞蹈学院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了精彩纷呈的三灶民歌原生态演唱与研讨会,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广东省“非遗”项目三灶民歌省级传承人蔡柳森、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赵海崴、珠海艺术职业学院副校长平黎明、金湾区文化馆馆长胡清、珠海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院长何平,以及珠海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师生、珠海艺术职业学院师生、金湾区文化馆有关人员等100余人。
三灶民歌原生态演唱与研讨会以保护、传承和弘扬三灶民歌文化为目标,旨在探索三灶民歌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与创新。该活动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使他们能够欣赏、学习和分享三灶民歌的独特魅力。
研讨会由珠海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院长何平主持,他首先介绍了三灶民歌的基本情况以及擅长演唱哭嫁歌的三灶民歌传承人蔡柳森的基本情况。
研讨会现场
随后,省级传承人蔡柳森演唱了三灶民歌中最重要的哭嫁歌,展示了三灶民歌的独特风韵。歌声激荡,情感真挚,令人沉湎。参与者们沉浸在哭嫁歌中,感受到了三灶民歌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蔡柳森演唱
在研讨环节,与会者就三灶民歌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和当代传承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平黎明副校长对6月14日的《五湖四海汇湾区——珠海民歌与民谣》音乐会进行了总结,认为音乐会有较好的质量且形式新颖、内容集中、丰富且通俗易懂;并介绍了珠海职业艺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在三灶民歌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方面的经验和探索,为大家带来了宝贵的观点和思考。
珠海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的教师们发言。作曲理论教师刘晶晶谈到三灶民歌的音乐结构特征问题时,着重提到了三灶民歌中叠唱手法的运用;理论教师曹妍从“审美接受方式”“历史研究反思”和“艺术批评与创新”三个不同视域,谈到三灶民歌的传统意义;钢琴教师魏茜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谈了三灶民歌的时代性与地域性以及三灶民歌素材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等问题,并发问:何时《三灶民歌主题变奏曲》问世;音乐科技教师高姝以学校教育为切入点,对三灶民歌如何在学校传播,以及传播现状、传承的必要性进行了一系列的梳理;教育学博士黄彦琪对从人类学角度切入认识三灶民歌的艺术价值、美学价值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音乐舞蹈学院三年级学生安琦从历史与文化、艺术价值方面提出了自己对三灶民歌的看法。
研讨会最后,赵海崴主任提出了如何加强三灶民歌的传播与传承问题,以及用怎样的新方法对三灶民歌进行传播;胡清馆长提出了非遗传承要依靠校园,要实现“一校一民歌”的形式来传承、发展三灶民歌。何平院长表示,这次研讨会非常成功,我们感谢有关领导对三灶民歌的音乐文化,在保护、传承、创新方面的高度重视,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并贡献我们的力量,共同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本次研讨会不仅增进了与会者对三灶民歌的了解,也激发了对三灶民歌的热爱和关注。与会者的积极互动与交流,又进一步促进了三灶民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珠海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的这次三灶民歌原生态演唱与研讨会,不仅有着丰富的学术内涵,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时丰富了地域文化生活和校园文化建设。我们期待着这样的学术活动持续举办,为进一步推动当地音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作出我们的贡献。
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