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学校召开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方案论证会
发布时间: 2023-04-14
浏览次数: 5390次
发布部门: 党委宣传部
撰稿:林悦
摄影:林志扬
初审:陈宇
复审:汤义和
终审:郑润真
4月11日下午,学校在图书馆行政区325会议室召开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方案论证会,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工作。学校党委书记、理事长廖立国,党委副书记、校长刘鸣,常务副校长郑家茂,副校长严景阳出席会议。相关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刘鸣主持。
论证会现场
廖立国在会上指出,在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方面,国家、省市政策扶植成为强有力的推手,要以大健康理念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主导,尽快做好总体规划和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组织架构、细化任务指标,列出时间表、任务图、责任书,举全校之力开展各项相关工作。要按照省教育厅立项要求,从集成电路教学资源建设、培养模式创新、专业结构优化、招生方式创新、师资队伍优化等方面进行有力建设,培养高素质集成电路应用型人才;要全方位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与集成电路领域优势企业在科研项目、协同育人等方面的合作;要充分整合校内外“人、财、物”等各方面资源,与企业开展研发、孵化、转化等技术合作,提高基地在企业管理、教学科研活动等方面的内涵和影响;要以基地建设为抓手,优化基地现有人力资源,加强基地教师梯队建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
他强调,要以服务大健康产业为引领,在培养集成电路相关人才的同时,做好大健康产业信息化、智慧化、智能化产品研究,并及早布局建设集成电路领域硕士点,力求以基地高质量发展夯实学科建设基础,确保在三年建设期过后各项工作仍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要以基地建设为契机,有效整合各项资源,全方位统筹推动相关项目落地,并以方向性、全面性、长远性等为原则,推进落实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人才引进等一系列举措,同步促进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大健康产业学院、老年大学等建设,为集成电路产业和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刘鸣表示,近年来学校在集成电路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积累了优良的师资力量和平台基础,为建设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相关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强调,要从学校层面的高度统筹推进基地建设工作,于近期再次召开研讨会,最终敲定建设方案;要紧密结合省教育厅立项指标,整合校内外相关资源,对标对表开展各项任务;在完成工作任务指标的同时,带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等一系列相关专业快速发展。下一步,学校要继续围绕国家、省市发展战略,加大力度对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大健康产业学院、老年大学等重点平台建设工作进行优化提升,集中力量建设好与办学定位和优势特色相匹配的学科群,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教务长兼教务处处长李江蛟围绕建设目标、建设内容等对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方案进行了详细汇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司玉娟围绕专业人数、课程体系、联合研究生培养、实验实践平台等7项申报书预期建设成果,从基地现有基础、三年建设期规划目标、建设计划等方面进行了具体介绍。在论证环节,与会人员对方案的运行机制、目标任务、建设规划、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证,对方案编制的科学性、完整性、可行性表示肯定,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2022年11月,学校获批设立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为广东省获批设立的6所高校中唯一一所民办高校。基地依托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立,培养方向以集成电路设计为主,将从专业、硕士点设置与建设、招生计划、课程体系与教材、实验室和平台资源开发与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等方面进行有力建设,通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战略部署,发挥珠海-澳门集成电路领域优势特色,培养软硬能力兼备的高素质集成电路应用型本科人才,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珠江西岸区域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