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金融与贸易学院组织开展实践教学周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 2023-03-22
浏览次数: 3859次
发布部门: 金融与贸易学院
撰稿:金融与贸易学院
摄影:金融与贸易学院
初审:赵建伟
复审:杨帅
终审:程春梅
3月9日-17日,金融与贸易学院组织开展实践教学周系列活动,各专业教师分别从银行内部的各项业务及运营特点、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创业实践、学生专业类竞赛、社会研究方法等方向开展专题教学讲座。实现全专业覆盖,学生全员参与。
王镇老师授课现场
“漫谈银行那些事”讲座由金融与贸易学院王镇老师担任主讲。活动伊始,王镇老师便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本场讲座的内核:金融类专业是显学,是实践大于结论的专业。随后通过思维导图和现实案例带领大家了解了国内银行的四大分类,在对银行架构进行讲解的同时,围绕其服务群体、所需能力等,细致讲述了银行内部的各项业务。紧接着,王镇老师从银行各岗位的职责分析入手,运用经典实例贯穿于银行各部门的详细工作,进而剖析出各个银行的经营特点。
王镇老师将银行的经营要素完整地呈现在同学面前,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从银行的经营模式中学习专业知识。他表示,任何理论只有融于实践,才能切实从具体的实践中汲取更为丰富且易于内化的理论知识。并鼓励同学们要敢于实践,勤于动手,不断在行动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
孙明老师授课中
“金融创新创业实践”讲座由金融与贸易学院孙明老师担任主讲。孙明老师通过将“马斯克利用金融思维不破不立”等行业案例进行对比,进而对金融创新创业实践的思维模式展开讲解,生动形象地告诉大家金融思维是从事金融行业无比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随后,孙明老师对六种金融思维——信用思维、技术思维、杠杆思维、底线思维、边界思维和协同思维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强调金融思维是金融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要基础,希望金贸学子能够从实践中掌握金融思维并将其运用到今后自身的创新创业实践上。
“一切的经验与教训都来自于实践,通过各种实践,你的知识才能真正地联结起来,在未来面对新问题时才有更好的办法”。孙老师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来自于日常的实践与积累,同学们应该真正把业余时间利用起来,去投身于实践活动,积累知识,开阔视野,更要勇于打破常规,大胆创新,培养自身的知识跃迁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就业道路上越走越远。
何维达教授授课现场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新动向”讲座由金融与贸易学院何维达教授担任主讲。讲座伊始,何维达教授以全球数字经济为引言,生动阐述了数字经济的定义,并详细介绍了数字经济的内容——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同时,何教授以数字经济的内容为着眼点,通过图表结合,形象讲述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随后,何教授分析了中国数字经济依托完整工业体系、背靠庞大国内市场等特点,再用五个“更加”分析了全球及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向,并深入解读了八个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策略。何教授表示,人类历史已经全面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我们要重视数字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抓住发展先机,积极融入数字经济的浪潮之中。
陈燕老师授课中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竞赛”讲座由金融与贸易学院陈燕老师担任主讲。陈燕老师围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关的国际贸易模拟赛道、跨境电商赛道、RCEP国际市场开拓策划赛道、国际贸易与商务专题赛道、中国数字营销大赛、创新创业项目与“互联网+”六个赛道的竞赛规则、流程、可选主题等进行耐心讲解,从专业的角度给予参赛建议。随后,陈燕老师通过展示往期竞赛优秀案例视频、数据等资料,让金贸学子直观地感受到竞赛优秀作品的魅力。最后,陈燕老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表达期盼:“利用专业、年轻、有梦想、务实、创新的优势不断进行超越,把握机会积极主动参加竞赛,以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积累专业实践经验、活跃创新创业思维,在更大的舞台展现自我,最终获得不错的成绩。”
辛文老师授课现场
“社会研究方法(论文)”讲座由金融与贸易学院辛文老师担任主讲。辛文老师表示,毕业论文是考查学生思维逻辑的重要指标,也是本科生四年学习情况的总体反映,同学们要提高自己的认知态度,强化逻辑思维,从框架建构、总体布局、行文逻辑等方面认真打磨。辛老师首先详细阐述了论文的写作规划,并向同学们介绍了教育部对大学论文的评价标准,说明了论文的选题意义。随后结合案例讲述了论文的写作安排,并强调要注意每日论文工作量的饱满度。接着提到论文选题切勿过大或过小,选题要符合专业培养方向的要求,要有具体研究意义和研究所指,论文的框架搭建要符合逻辑,行文要规范且流畅。同时辛老师还为同学们介绍了文献数据收集的具体途径,并指出可通过查阅文献和数据库来学习框架结构、思路、观点及研究方法。

